首页 >识物 >文章 >Kobe 11 Low Elite Bruce Lee,恨它太自我,愛它夠極致
寫測試不廢話,5分為滿分。
1. 推薦級別:選擇性推薦,這不是雙人見人愛的鞋子,就像Kobe一樣,Love Him or Hate Him,喜歡它的人很喜歡,不喜歡它的可以挑出千百種理由。這注定不是一雙大眾化的鞋子,可是它做得很專業、很認真,能夠和它配合起來的人,都會獲得益處。要是單純以實戰鞋計,我主觀分數是4,因為有李小龍加持,大分是4.5。推薦強度屬於高。
2. 買的理由(1)。李小龍迷、科比迷可以直接省略不看下面實測的部份,直接下單購買了。這是以Kobe 5推出李小龍配色以來,第二雙有龙争虎斗血痕標誌的李小龍配色Kobe簽名鞋。傷痕是戰士的印記,Kobe 11原版設計就有四條紅色縫線,象徵他2013年跟腱手術中用的四英寸長的縫合線。轉化成李小龍版本以後,血痕和Kobe 11本身意念的吻合度異常的高。
3. 買的理由(2)。以實戰論,如果你是個比較迷信氣場的人,這雙打球似乎真有加持作用,最經典的當然是塞爾特人後衛Isaiah Thomas今年對金州勇士上半場手冷,到下半場換穿Kobe 11大爆發最後逆轉勝的故事。不是我誇張,這雙鞋會讓你打球有不一樣的體驗,有解放身體的功效。當然,前提是你駕駁得起Kobe 11這件黃金聖衣,要是你本身不相信,人有自我實現功能,你覺得這雙鞋不行,就肯定不行了。
4. 不買的理由(1)。假如你是個Kobe Hater,堅定不移地黑Kobe的一切,可以直接跳到文本末端點讚,然後推薦給你的朋友,Always Loves the Hate,一起來聊聊我們恨透的反派。還有如果你剛好是個中、高幫籃球鞋的執迷者,這雙鞋也可以直接略過,歡迎留言表達你對中高幫鞋的愛,讓打算買新鞋的朋友有更多的參考。
5. 不買的理由(2)。“我就想買雙鞋子壓馬路耍帥。家裡好像沒什麼裝備來搭配李小龍配色。”我個人覺得要是純壓馬路,Kobe 11 Elite未必是最好的選擇,Kobe 11 EP對某些朋友來說可能會穿得舒服一些。反倒是真心想買鞋子打球的話,不管什麼配色,我會比較建議大家手裡都要有一雙Kobe 11 Low Elite(手冷時換換看,嘿嘿)。鞋頭比較尖偏這點大家應該一眼就看得出來吧?鞋子本身內側的設計局限了它只適合於某幾種特定的造型。(此條搭配專家例外)
EP的差異主要在鞋面用料、鞋墊和包裹填充物的減配。
假如你有意入手Kobe 11 Low Elite,下面有本人實穿的評價供參考。
肉體介紹:打內場、169cm,慣性被虐的PG,腳板肉厚大屁股,左膝動刀兩次(前十字和半月板重建),左手無名指環指腱重建,人很樂觀,綜合分析為:不夠快、跑得慢和沒速度的體弱矮個類型。
6. 實測報告(1)抓地5分。因為到處奔跑和急停,水晶底絕對是內場恩物,實測效果理想。當然速度和力量再提一個檔次會不會有不同那就不知道了,不過你看NBA的球星也穿得很好,應該是沒問題的。
關於耐磨的問題,其實這些大底都跟其他籃球鞋差別不大,只是磨損見底的過程比較可視。過去外底磨光了,裡面的材質就和現在鞋墊的情況沒分別。現在這樣多少還能提醒一下運動員,你的鞋子就像已經磨光了的輪胎,這樣拿來實戰是很危險的哦。
7. 實測報告(2)保護5分。很多人都覺得Flyknit鞋面不及皮的保護,如果親身試過Kobe 11應該不會這樣評價了,既輕巧又堅韌。
當然,要是你的對手比較特殊,你也許更需要的是一套盔甲,鞋子保護性在此並不適用。
至於約定俗成覺得低幫容易崴腳、是挑戰踝關節的設計這一點,不過從Kobe 4開始那麼長時間的洗禮,大家應該明白崴腳最主要的問題還是踝關節周邊的肌力不足(疲倦易受傷是常識吧?)以及環繞踝關節部份的承托力。
你看看易崴的滑板運動,板鞋的設計就是把幫高設計到貼合踝關節而且把填充物加厚加實。Kobe 11 Elite幫高和包裹我認為是恰到好處,剛好和我的腳幫貼合得很好。比較一下EP版你會發現減配的地方除了鞋墊之外就是填充物的量,所以說Elite很適合打球就是這意思。
8. 實測報告(3)緩震4分。厚鞋墊加上後跟加厚的Zoom Air夠用了,有些朋友比較喜歡全掌Zoom,不過前掌Zoom的部份如果做得薄效果不明顯,如果zoom Air太厚下地易有踩屎感,一個不小心腳軟就崴了。想提速的話一般會把前掌做得簡單一些,靈活一些。鞋墊本身對前掌也做了升級,活動起來更加輕鬆。
9. 實測報告(4)反應4.5分。大底基本已做得很貼近地面,厚度幾乎都體現在鞋墊上,加上前掌做撓起來,本身就像起跑裝置,設計好像就是有心幫我等已經再無速度的選手適當提速增加反應和靈敏感。
整雙鞋子都做得很通透省力,如果正好和腳型配合,這雙鞋子絕對是幫助選手發揮的利器。
10. 實測報告(5)舒適3.5。腳板肉厚,前掌部份包裹也沒有讓人腿酸,可是鞋頭太尖比較狹窄這一點,卻讓我打完球以後發現小腳趾磨出水泡了。
只有右腳起水泡,因為左腳受傷基本沒怎麼能發力,所以沒有磨出水泡,但小趾還是有痛感,換句話說越是高強度,鞋頭狹窄的問題也就越明顯。
當然,跟其他朋友討論,問題可能出於腳板肥大適宜買大半碼,然後多穿一雙襪子,這樣比較適合打球的狀態。至於一般壓馬路或者沒有打算發狠勁打球,其實舒適度並沒有很大問題,只要買平日穿的尺碼便好。
下面是實際打球的情況,以滿足我的自戀和各位的好奇心,並且說明我真的有認真的體驗Kobe 11 Low Elite “Bruce Lee”的實戰力。
視頻:http://v.qq.com/page/a/h/d/a0197x05ohd.html
實戰大分是4.5。推薦強度屬於高。
總結:世界上有那麼多鞋款,就是因為沒有一雙鞋子能百分之一百適合任何人。我們按照自己的身體特質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裝備。
Kobe 11 Elite是一雙基於實戰的鞋子,但他並不是完美無缺的,而且很取決於你希望鞋子給予你在場上怎麼樣的幫助。
對於我來說,它是一雙省力幫助發揮的好鞋子,它開放了我足部的感覺,讓我跑得更輕鬆更自在更靈敏,但前提是,我們必須選擇正確的鞋碼......
以上,是來自@mutsu 的分享,希望對你選購新鞋子有幫助。
mut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