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篮球
潮流
跑步
数码
理容
返回顶部

首页 >识物 >文章 >实战评测 | adidas Marquee BOOST 更适用于哪个领域?

测评档案 实战评测 | adidas Marquee BOOST 更适用于哪个领域?

    2019-01-15 21:47:33
    14 13


去年年末adidas  Basketball一次性发布了三双全新的鞋款,分别搭载了三种不同的中底缓震科技,adidas Marquee  BOOST也就此诞生。从如今NBA球员的着用选择来看,球员们对这双最新的使用BOOST科技的战靴还是很买账的,出色的外观加上肉眼可见的厚实BOOST,也让我们更加期待其实战表现。下面就让我们开始本期的实战评测吧!

惊艳的外观设计

人们对于一双鞋的第一印象绝对是其外观的表现,一双具有出色外观表现的鞋款无疑会引来人们更多的关注,这双adidas  Marquee BOOST正是做到了这一点。从adidas Top  Ten演变过来的该鞋款将经典的篮球鞋款进行了全方位的改良,在篮球与潮流结合日益紧密的现在,将复古鞋款加入最新的科技使其重回市场绝对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看到这双Marquee  BOOST的第一眼我真的没有想到这是一双篮球鞋,不是说它的不具有篮球鞋的特征而是因为它的外观的确能用惊艳来形容。


相较于原型的皮革面料,以织物打造鞋面的该鞋款更具潮流属性,也正适应当下篮球市场的趋势,独特的编织方式给予了不俗的视觉效果柔软的鞋面拥有着更强的耐用性。从鞋带来看,该鞋款使用的是较宽的扁鞋带,这一设计的使用也使得我们在系紧鞋带后不容易出现松动的现象。

       同时该作的鞋舌也颇为厚实,不同于现在的很多球鞋为了使鞋面更加贴合双脚所使用的超薄设计,这样的设计给人以更加安定的感觉,有着更加出色的舒适度。但该作在鞋面的调试上还是相对欠佳的,我们的测试者按照正常尺码购买,在长时间穿着后会感觉到鞋面对于脚面出现压迫的现象,这是由于给鞋款在鞋头处的处理相对扁平,因此对于脚面较高的朋友来说是有些不太友好的。

不错的抗扭转表现

我们可以大致的将场上位置分为锋线球员和后卫球员,我们本期的评测员则是一个技术特点鲜明后卫球员。该鞋款在鞋底处使用了一个大面积的TPU支撑片,几乎覆盖了整个脚掌,这也使得中底的稳定性得到了出色的保障,在蹬地过程中有着不错的抗扭转表现,同时前掌延伸出来的部分也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抗扭效果。

我们的评测者从它的技术特点出发,认为该鞋款并不是很适合后卫球员,尽管整个鞋款有着不错的支撑表现,但在突破是还是稍显拖沓的,场地感相对于传统的后卫鞋款称不上出色。同时该鞋款在整个中底的设计上属于宽度较宽的,在提供稳定性的同时牺牲了一部分灵活性。

       因此,就我们的评测结果而言,我们更建议锋线球员或者以投篮为主的后卫球员着用,它所带来的出色稳定性还是可圈可点的,可以为你的技术动作提供良好的支持。但如果突破在你的球风中占有着很大的比重,那么你在选择该鞋款的时候就需要考虑一下了。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该鞋款使用的是高帮的设计,但实际上鞋帮的高度是处于鞋面红色单元的位置,红线以下的TPU还是有着不错的硬度的,因为也无需过多担心其脚踝保护方面的表现。

水准之上的缓震

重心却相对偏高

后掌的缓震表现

说起这双adidas  Marquee BOOST,我们就不得不提及它的BOOST单元,该鞋款的中底厚度在整个BOOST篮球阵营中也绝对称的上是十分厚实的。与adidas Harden  Vol.2不相上下的用料也可以看出adidas的诚意所在。当我们的测试者在进行跳跃测试时,我们也能看出当后掌落地继而产生的形变,并出现了「弹起」的效果,这个在我们的测试中也实属少见,也成为了其出色缓震性能的最好证明。


但对于不同的场上位置自然有着不同的需求,厚实的中底在带来出色的缓震性能的同时其弊端也浮现出来。重心高,是我们的测试者在评测后给予我们的反馈,这也是使用厚实中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正如笔者上文中所提到的,该鞋款与后卫或速度型球员的匹配度并不是很高。同时后跟的BOOST材质与前掌的面积有着较大的差距,整个鞋款给人以向前倾的感觉,这也使得我们在急停过程中会觉得感到有一些不稳定。

      厚实用料所带来的另一个副作用,那便是重量的上升,相较于目前市面上的其他鞋款它的重量是属于偏重的,这也是笔者一直在强调该鞋款更适用于体重相对较大的球员的原因,如果你是一名内线球员,这双鞋所能带了的缓震绝对会让你满意。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其重量而否定它不错的场上表现,毕竟有着不错反响的adidas Harden  Vol.2也并不是一双轻质的球鞋,针对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才是我们需要去做的。

仍需考量的外底耐用性

急停测试

最后说到外底,该鞋款的底部使用了传统的人字纹外底,横纵两个方向的纹路采用了不同的密度,以应对运动中的转向需求。纵向的细纹还是有着不错的制动效果的,这也是我们更喜欢在球鞋外底看到人字纹的原因,比起形态各异的特殊外底纹路,这样的设计更让人安心。前掌外侧的横向粗纹则是为了在我们进行横移起到更好的抓地性能。

        在实际测试中,当我们做出后撤步或急停等技术动作时,会出现一定距离的滑动。但这仅仅是在内场测试得出的结论,更具颗粒感的外场与人字纹的契合度还是很高的,在外场实战的表现还是值得期待的。不可否认的是,该鞋款在鞋底材质的选用上还是十分良心的,具有一定硬度的橡胶外底对于外场实战党还是比较友好的,具体耐用性如何还需长期的实战得出结论。


总得来说,这双全新的adidas Marquee  BOOST无疑是一双水准之上的篮球鞋款,作为BOOST家族的新成员还是值得期待的。同时二级市场的价格也是相对合理的,其出色的中底性能是日常穿着脚感的最好保证。正如我们在文中一直强调的那样,该鞋款更加合适锋线球员以及内线球员,对于后卫球员来说则是需要着用者自己来决定。

       抛去篮球属性之外,该鞋款的外观也是让人满意的,适用于我们的日常穿搭之中。就笔者看来,这双adidas Marquee  BOOST完全可以满足人们在通勤和运动中的基本性能需求,孰优孰劣我们就不在此界定了,笔者更喜欢其在潮流领域的表现。只能说,如果你因为喜欢它的外观而被种草,因为纠结实战性能而犹豫不决,那么你不妨来尝试一下~本期评测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吧!

购买建议(*笔者试穿体验):

1.尺码建议按正常尺码购买。

2.适用于看重缓震性的朋友。

3.更适用于锋线以及投篮为主的朋友。

4.高脚面的朋友可能会感觉到鞋面压迫。

5.出色的外观设计方便于日常搭配。




本文来源:SIZE 潮生活

SIZE 潮生活

测评档案 实战评测 | adidas Marquee BOOST 更适用于哪个领域?

14 13
SIZE 潮生活
TA的文章

看脸时代,脚感还是不是王道?

我们现在走在大街上看到的最多的鞋子是什么?是五花八门的 AJ1随着网络时代的发达,信息的不断普及,我们不得不承认:跟风文化正在成为主流。在这样一个看脸的时代,我们往往会把球鞋的颜值放在首位包括这段时间比较火热的乔四乔六都是这个道理甚至是去年的air max 97。

履程 | 星星点灯,照亮国际大道!

NBA西部半决赛,火勇大战G6正式开打勇士队当家球星Stephen Curry上半场0分3次犯规,坐在板凳席上低头懊恼。小编以为这场比赛火箭将趁此奋起直追,将系列赛拖到第7场,如果在当时你和小编的想法一样, 那么恭喜你获取“Too young,too naive”成就。下半场Curry突然暴走,狂砍33分,击碎了航天城的美梦!第四节单节23分的表现,更可比肩篮球之神!

履程 | 总冠军总是来来去去,球场偶像是铁打不变的!

从90年代开始,体育已经逐渐与潮流开始结合。体育偶像不再仅仅停留在自己的领域当中,想想如今的勒布朗,威少爷,哪个不是时尚界的宠儿。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时尚品牌将视线聚焦于体育明星,也与体育品牌跨界合作。

Chris的鞋柜 | 生为顽石,爱上顽石

作大西布的第一双签名鞋—Jordan Why Not Zer0.1的前身, Jordan Fly Next是它早期被大家提起时的名字,当然,期间还有过名为Jordan Flight Next的Sample出现,当然它的结构也是与Fly Next有所不同的,而Why Not Zer0.1则就是后话了。在2017年9月威斯布鲁克与Jordan Brand续约10年之后,这双鞋的名字依旧没有确定下来。